2021-2023年,中國煤化工年均投資規模約為644.3億元。據測算lehu,未來5年,中國煤化工年均投資規模有望達到2065.8億元,較2021-2023年投資規模增長220.63%,煤化工行業或將迎來大發展。
近日,寶豐能源(600989.SH)發布的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0.92%,淨利潤同比增長71.49%。作為煤化工行業龍頭,市值超千億元的寶豐能源高增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煤化工行業的高景氣。
“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資源稟賦決定了發展煤化工是提高能源自給率,維護能源發展穩定必然選擇。近年來,隨著煤化工科技創新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中國煤化工產業規模屢創新高。
多家券商分析測算指出,未來五年,煤化工投資規模有望超過萬億,生產設備、工程施工以及低成本化工業務布局公司將持續受益。
根據寶豐能源披露,2025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7.71億元,同比增長30.92%;實現歸母淨利潤24.37億元,同比增長71.49%。
分產品看,一季度,寶豐能源聚乙烯產品實現銷售收入為36.14億元,同比增長76.72%;聚丙烯產品實現銷售收入32.05億元,同比增長83.56%;EVA/LDPE產品實現銷售收入4.23億元,同比增長249.59%。
對于業績增長,寶豐能源表示,2024年11月以來,公司內蒙古300萬噸/年烯烴項目投入試生產,烯烴產品產銷量同比顯著增加。
公開信息顯示,2023年4月,寶豐能源發布公告,擬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投資395.34億元,用于“260萬噸/年煤制烯烴和配套40萬噸/年植入綠氫耦合制烯烴項目(一期)”建設。項目建成後lehu,寶豐能源煤制烯烴產能將由2023年的220萬噸提升至520萬噸/年,產能增長近2.4倍。2024年11月,寶豐能源內蒙古第一系列100萬噸/年烯烴生產線月,公司第二和第三系列烯烴生產線也先後投入生產
根據寶豐能源披露,一季度,公司共銷售聚乙烯產品51.46萬噸,同比增長74.26%;銷售聚丙烯產品49.15萬噸,同比增長83.67%;銷售EVA/LDPE產品4.71萬噸,同比增長256.82%。
德邦證券分析指出,隨著公司產能的大幅提升,2025年成為寶豐能源的增量大年,為公司帶來充沛的成長動能。
同時,2025年一季度,受氣化原料煤、動力煤價格同比回落因素影響,寶豐能源烯烴產品利潤率同比提升。根據寶豐能源披露,2025年一季度,公司氣化原料煤平均採購單價494.01元/噸,同比下降17.71%,鍊焦精煤平均採購單價838.26元/噸,同比下降27.52%;動力煤平均採購單價347.6元/噸,同比下降23.11%。受原材料降價和規模優勢影響,公司一季度毛利率提升至35.36%,較上年同期提升6.64個百分點。
烯烴產品廣泛應用于塑料、橡膠、航空航天、軍工等眾多領域,在現代工業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過去十年,全球烯烴消費需求持續增長。根據中銀證券統計,2015-2024年,全球乙烯消費量由1.4億噸增至1.75億噸,丙烯消費量由9606萬噸增長至1.29億噸。期間,中國的乙烯消費量由1866萬噸增長至6355萬噸,年均增長14.59%;丙烯消費量由2800萬噸增長至5435萬噸,年均增長7.65%。
從工藝路線對比來看,烯烴生產主要包括油制烯烴、煤制烯烴、輕烴裂解制烯烴等三種工藝路線。其中,油制烯烴佔比始終佔據著烯烴生產的主流地位,佔比一度超過70%。近年來,隨著煤制烯烴技術的持續升級以及相對較低的成本優勢,油制烯烴佔比呈現下降趨勢。
以聚乙烯為例。統計數據顯示君牧,2014年,中國油制聚乙烯產能佔比約為77%,煤制聚乙烯產能佔比約為19%;截至2024年,油制聚乙烯產能佔已下降至62%,煤制聚乙烯佔比提升至21%。
根據金聯創統計lehu,2024年,全球聚乙烯新增產能515.5萬噸,其中中國新增340萬噸,佔比66%。2014-2024年,煤制聚乙烯產能由497萬噸提升至1342萬噸。中國的聚乙烯產能在全球佔比從2014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23%。
同時,隨著國內聚烯烴產能擴張,產品進口依存度略有下降。根據西南證券統計,2020-2023年,中國聚烯烴進口依賴度由35.1%逐步下降至20.5%。2024年,中國聚烯烴合計淨進口量為1430萬噸,淨進口依存度約為18.6%,同比下降1.9個百分點。
天風證券分析指出,從經濟性的角度,原油價格決定了現代煤化工的競爭力,也決定了中國煤化工項目的開工率情況。現代煤化工產業的發展競爭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原油價格。近年來,國際油價持續穩定在60美元/桶以上,給煤化工經濟性提供了較好支撐。
根據天風證券測算,生產1噸烯烴的耗煤量約為7噸、新鮮水耗約為22噸。在採用自有煤制甲醇制烯烴的情況下(5500cal坑口煤,單價300元/噸),典型煤制烯烴裝置烯烴生產成本約為6300-6800元/噸(含稅),其中原料煤、燃料煤、水耗、催化劑消耗等可變成本佔總成本的40%左右,財務費用及設備折舊等佔45%-50%,人工費、管理費及運費等佔10%-15%。對比油價,煤制烯烴在油價30美元/桶下有現金流,40美元/桶能夠實現盈利,在油價50美元/桶時能夠實現較好盈利;在65-75美元/桶油價下,煤制烯烴成本與石腦油制烯烴成本相當,具有較好盈利水平。
卓創資訊數據顯示,2024年,煤制和油制烯烴平均含稅成本分別為7319元/噸和8373元/噸;同期,甲醇制工藝和乙烷制工藝年均成本分別為8033元/噸和7355元/噸,煤制烯烴成本較油制烯烴成本優勢約為1054元/噸。
中銀證券分析指出,從能源消費結構來看,煤炭長期佔據主體地位,2014-2023年,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煤炭佔比均保持在50%以上。因此,基于中國能源資源現狀,大力發展煤化工產業成為中國能源發展的必然選擇。
2017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聯合印發的《現代煤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布局方案》中即規劃布局內蒙古鄂爾多斯、陝西榆林、寧夏寧東、新疆準東4個現代煤化工產業示範區lehu,擬推動產業集聚發展,逐步形成世界一流的現代煤化工產業示範區。
2021年,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煤炭工業“十四五”現代煤化工發展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十四五”末,我國計劃建成煤制油產能1200萬噸,煤制氣產能150億立方米,煤制烯烴產能1500萬噸,煤制乙二醇產能800萬噸,完成百萬噸級煤制芳烴、煤制乙醇、百萬噸級煤焦油深加工、千萬噸級低階煤分質分級利用示範,建成3000萬噸長燄煤熱解分質分級清潔利用產能規模君牧,轉化煤量達到1.6億噸標煤左右。
根據天風證券測算,“十四五”期間煤制油、天然氣、烯烴和乙二醇產能相較上一個五年計劃末期增幅分別為30.3%、193.8%、10.1%和67.4%,對應的市場投資額分別是390.6億元、593.7億元、414億元和376億元,合計1774.3億元君牧,年均需投資354.86億元。截至2023年末,中國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產能分別為1872萬噸/年、1143萬噸/年,已經超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
國泰君安證券表示,中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資源稟賦特點決定了煤炭的主體能源地位短期內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在石油、天然氣進口依存度較高的背景下,發展煤化工產業成為提高能源自給率的重要一環。近年來,中國現代煤化工科技創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包括煤氣化、煤直接液化、煤間接液化(合成氣費託合成)、煤制烯烴(甲醇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烴等一批煤轉化與後續加工的核心技術水平和產業化規模均已位居世界前列。
中國煤制烯烴單位投資額具備優勢,能降低固定成本,新增產能在技術上不斷進步,操作成本、原料成本更低,隨著規模效應的持續顯現,在全球競爭中成本優勢逐漸凸顯。以新疆地區為例。國泰君安證券表示,新疆是中國重要的煤炭資源富集區,煤炭預測資源量2.19萬億噸,佔全國預測資源總量的近40%,居全國首位。截至2021年底,新疆已探明煤炭資源量4500億噸,居全國第二位。
2024年3月,國家能源集團哈密能源集成創新基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哈密市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岔哈泉園區開工。項目總投資1700億元,是國內首個應用二代技術直接液化煤制油項目。2024年10月,陝煤集團榆林化學有限責任公司1500萬噸/年煤炭分質清潔高效轉化示範項目烯烴、芳烴及深加工工程一階段項目正式進入施工階段。根據公司披露,榆林化學1500萬噸/年煤炭分質清潔高效轉化示範項目計劃分兩期建設,項目總投資1760億元,設計原料煤用量為每年1642萬噸、燃料煤用量每年434萬噸。一期計劃建成180萬噸/年乙二醇和120萬噸/年煤熱解裝置以及50萬噸/年DMC裝置;二期工程是目前單體投資最大的煤化工項目,計劃建設烯烴、芳烴及深加工鏈,一階段項目總投資620億元,設計烯烴生產線萬噸。
此外,根據準東開發區此前規劃,將投資3624億元建設兩個500萬噸煤制油聯產天然氣和化學品基地、24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聯產化學品基地,總產值1335億元。並配套布局3000萬千瓦新能源裝機規模,為煤制油和煤制氣提供綠電、綠氫、綠氧。項目計劃至2025年末首批煤制油氣項目順利開工並取得實質性進展,2027年建成。
根據BHI擬在建項目網統計的數據,截至2024年年末,全國現代煤化工擬在建項目225個,總投資規模超過1.67萬億元,項目地區涉及21個省份,主要集中在新疆、陝西、山西、內蒙古等地。
同時,從項目類型看,煤制化學品項目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項目數量最多,佔比均為27%左右,此外還有焦爐煤氣利用、煤基燃料、煤化一體項目等。根據BHI對26個省份約2.7萬個2024年度省級重點項目的梳理統計,26個省份中15個將煤化工相關項目列入2024年省重點建設計劃,其中山西項目數量最多,其次是貴州,項目數量均在10個以上。
天風證券表示,從全國範圍來看,潛在煤化工項目投資規模或將超過萬億。據統計,截至2024年年末,全國已有規劃的煤化工項目投資總額達1.03萬億元,其中新疆4916.4億元,其他省份5412.6億元。按照5年完成投資進行測算君牧,對應的年均投資規模達2065.8億元,較2021-2023年年均投資644.3億元相比,增長220.6%。
具體來看,截至2024年,新疆地區未投產的煤制烯烴、煤制氣、煤制油項目總投資規模分別為1189億元、2679億元、1048億元,對應產能分別為940萬噸、340億立方米lehu、700萬噸,投資總額達4916億元。以未來5年完成投資週期測算,其對應年均投資額達983.3億元。
除新疆地區外,全國其他省份未投產的煤制烯烴、煤制氣、煤制油、煤制乙二醇項目總投資規模分別為3950億元、615億元、724億元、123億元,對應產能分別為1133萬噸、102億立方米、416萬噸、120萬噸,投資總額達5413億元。以未來5年完成投資週期,對應年均投資額達1082.5億元。
民生證券也表示,當前新疆區域煤化工有具體規劃的投資總額已經達到近5000億元,結合“十五五”新增規劃有望達到萬億元投資體量,以此將帶動煤化工產業鏈的投資機會。
根據民生證券測算,目前新疆地區擬在建煤制油項目規模達500萬噸,規劃投資1083億元;擬在建煤制天然氣項目規模達300億立方米,規劃投資2234億元;擬在建煤制烯烴項目870萬噸,規劃投資2017億元,合計5334億元。
民生證券表示君牧,煤化工投資將帶動生產設備、工程施工以及低成本化工業務布局公司持續受益。以設備為例,在煤化工行業中,空分裝置是十分基礎和重要的生產設備,為煤化工行業中的工業氣體需求提供支持。隨著煤化工裝置規模的擴大,工業氣體需求量逐漸增大,空分技術以及設備的應用要求也日漸升高。隨著現代煤化工項目生產規模的日益擴大,需要配套的空分制氧能力也與日俱增,對空分設備的大型化和國產化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同時,伴隨投資規模的持續增長,煤化工工程施工企業也將獲得訂單上的強有力支撐。根據中國化學披露,2024年,公司新簽合同額3669.4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01.89億元,增幅12.30%。其中:境內新簽合同額2536.2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74.81億元,增幅12.15%,佔新簽合同總額的69.12%;境外新簽合同額1133.1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7.08億元,增幅12.63%,佔新簽合同總額的30.88%。
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在手訂單總金額6940.2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864.21億元,增幅達70.27%。社會責任!lehu樂虎國際。lehu基金投資,資產管理,lehu樂虎。lehu,樂虎國際